广升麻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关于虚人的火证显隐性初步探讨 [复制链接]

1#
北京哪里湿疹医院好 http://m.39.net/pf/a_8839605.html

这篇文章主要是探讨关于火证的问题。实人的火证我们都明白正阳阳明的治法,在临床上急性病比较多的是阳明火证,这个火证会快速的煎熬津液,让人的体征反而出现手脚凉或者温,怕冷,长期高热。反倒不出现口干舌燥,大汗出的情况。这里暂时只探讨一部分关于虚人的火证,这是最缠绵不愈的,至少在我的临床看来,不亚于湿气的频繁。

火证一般会伴随口干消水,食欲旺盛,五心烦热,身上烘热盗汗,口腔溃疡,衄血等情况。分为虚热和实热,这是简单的用二分法去概括的,比如津血相对不足了,那么比较容易出现所谓的阴虚火旺。津血旺盛的情况则容易出现实火实热的攻冲。如果来诊的病人情况比较单一,那这个二分法的情况我们还是很好判断的,然而二分法只是人们处理事物的一种方式,并不代表事物的本质情况,有时候人们就是太固执了,总是喜欢把现象当作本质。一旦出现了虚实并存的情况,好像中医学就没有办法很明确的去处理分工合作一样,或者说尽可能的把虚实的药都用上,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。我觉得这里面的问题是值得去探讨的。那么就从干姜*芩*连人参汤来切入。

从比较好理解的角度来说,这个方子属于典型的太阴阳明合病。大**连泻心汤是阳明的本病方,*芩*连作为阳明的苦寒正药,在苦寒清下,热者寒之,是最具有代表性的。干姜是太阴里病的正药,温中散寒的力度是首屈一指的,如甘草干姜汤,四逆汤,大建中汤等。人参在很多经都能出现,如新加汤,白虎加人参汤,小柴胡汤,理中丸,四逆加人参汤,半夏泻心汤,乌梅丸等,在六经病都能出现,作用也是在组方中不言而喻了。

所以干姜*芩*连人参汤说到底就是人体存在一个相对两极的趋势,有绝对的阳明苦寒正药,有绝对的太阴辛温正药,对于初学者来说我觉得是非常难以理解的。既然都有绝对的太阴虚寒了,为什么还能够用非常苦寒的*芩*连来一边清热一边燥伤津液,就没有代价低一点的方法吗。我们纵观伤寒金匮方,*芩*连一块用的有葛根*芩*连汤,半夏泻心汤,生姜泻心汤,甘草泻心汤,附子泻心汤,大**连泻心汤,干姜*芩*连人参汤,*连阿胶汤。一共有八首方子,其中有两首是纯实热,五首是虚实夹杂,一首是虚热转实。可以揣测在这里经方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定,虚实热都可以*芩*连,都可用苦寒法,但是佐了辛温的干姜,生姜,甘温的大枣,甘草,补津液,微寒的人参。倒也不是那么局限,有热都是*芩*连,如条,大病差后,劳复者,枳实栀子豉汤主之。若有宿食者,内大*。又如条,伤寒解后,虚羸少气,气逆欲吐,竹叶石膏汤主之。我们都可以看到,上焦表位的火仲景可以选择栀子,可以选择石膏,也可以选择*芩*连。所以在这里我们怎么从药证上去做抉择我觉得是非常值得探讨的。

其实我们可以回到原文去探寻答案,*芩在伤寒论中出现16个方,在金匮中出现20个方。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。

第一个大的就是*芩配柴胡,有小柴胡汤,大柴胡汤,柴胡加芒硝汤,柴胡加龙骨牡蛎汤,柴胡桂枝汤,柴胡桂枝干姜汤,鳖甲煎丸,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汤。可以看见一个很典型的柴胡*芩的配伍。

柴胡: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,饮食积聚,寒热邪气,推陈致新,久服轻身,明目益精。

柴胡在疏利三焦上面是有天生优势的,三焦就像一张非常大的网,里面交错不定不管是气也好,水也好,火也好,血也好,柴胡都能对治。比如气证的四逆散,水证的柴胡桂枝干姜汤,火证的大柴胡汤,血症的柴胡桂枝汤。所以我说这是柴胡的优势,或者说得益于三焦跟人体的气血水火都有关系,所以柴胡在本经里面提到能够主寒热邪气,饮食积聚,推陈致新。也许还能发现比柴胡更好的药,但发现不了比三焦更完整和全面的系统。三焦不利的话其实气血水火都可能并发问题,这里先探讨关于火证的柴胡配*芩的问题。既然柴胡能够除寒热邪气,那配伍上*芩来疏利偏表偏上的火证应该是理想的。

味苦平。主诸热*疽,肠澼,泄利,逐水,下血闭,恶创恒蚀,火疡。一名腐肠。生川谷。

*芩所主的泄利来自于阳明热的下迫,我们反观太阳阳明合病的葛根汤,虽然说是有合并阳明,但是并没有加*芩,这部分的热利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太阳表不解的卫热,内传于里,表没有解仍然需要解表嘛。所以在这里我们简单的区分了一下这个关于阳明下利的情况。正阳阳明下利是葛根*芩*连汤。

第二个大的就是*芩配干姜,有柴胡桂枝干姜汤,半夏泻心汤,甘草泻心汤,生姜泻心汤,干姜*芩*连人参汤,麻*升麻汤,鳖甲煎丸,侯氏黑散,*芩人参汤,王不留行散。这些方都有很明显的特点,是虚实并存的,而且比较喜欢伴随生姜,甘草,大枣,人参等药物的出现。其他关于血药的配伍,如*芩汤,当归散,这里暂时不提。

其实这就慢慢的引申出这篇文章想要探讨的主题,与扶阳降火的理中丸有关,同样都是虚人的火证,都是有用到甘草干姜汤方干,生姜甘草汤方干的机会,什么时候应该是虚实攻补并用,什么时候是只是单纯的用理中丸就可以达到降火的目的。用这两种方法我都治好了比较多的上焦表位火热症候群,比较典型的麦粒肿,口腔溃疡,衄血等。在这里我觉得其实用医案来讨论是不够确切的,因为中医总是这样,连我自己都不得不承认,可能会出现都可以的结果,但是就像做数学题一样,会存在最优解的情况,不管是方程还是直解,我们都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地。但是用一张草稿纸和五张草稿纸,就相当于耗散了病人多少的气血和精力,用最小的代价去换来健康我觉得是这个学术上进的意义。

单从一个专门治疗口腔溃疡的经方甘草泻心汤说起。

半夏24g干姜18炒甘草24*芩18*连6人参18大枣24

如果单纯从方证的角度来扣帽子,我觉得很暴力很直接,也很有效果,不管是*点还是白点的口腔溃疡,只要符合的上热下寒的格局,就可以使用。从其他角度来解释,又可以解释为甘草为黏膜修复剂,不管是口腔还是下阴,只要有这个系统的,都可以修复。而*芩*连又可以抑制关于炎症细胞的分泌渗出物。这个只是学科之前研究结果的交错,可以站在其他角度去理解,但是不能指导。其实当这个方子以甘草来命名的时候,扶阳的立法已经成为了主角。因为我们可以从这个方子里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中丸。比较大量的甘草,组成了甘草干姜汤,理中丸。甘草在哪一个方子其实都能扮演螺丝的角色,桂枝甘草汤,芍药甘草汤,麻*甘草汤,甘草干姜汤,芍药甘草附子汤,可以说没有甘草这个螺丝,整个零件其实是安装不上去的。为什么说理中丸是扶阳方,在四逆汤里面,教材反复的在解读,甘草是调和药性,让附子不那么的峻烈,用来解毒。其实这在立法上四逆汤和干姜附子汤是矛盾和冲突的。在扶阳的立法里面,是存在虚性的火证的,而这个火证不是苦寒的*芩来除,也不是清滋的玄参地*来消,而是只用理中丸,或者理中丸加肉桂,或者附桂理中丸就可以把火压下去。

所以关于虚人的火,我觉得是存在两个甚至多个方向的传变。我反复的在强调,只要是有太阴病的人,或者说阴性体质的人,无论怎么样的治法都要时刻固护太阴,比如解表,太阳病的桂枝汤,少阳病的小柴胡汤,太阴病的桂枝汤,桂枝加*芪汤,*芪桂枝五物汤,少阴病的桂枝加附子汤,厥阴病的前胡汤。我们可以一览无余的看见,这些解表剂里面都有太阴胃虚的底子,解表也要时刻固护太阴。那太阴病的人清热不是更应该照顾吗。所以阴性体质的人如果出现火热的症状,也都是以甘草干姜汤,理中丸,生姜甘草汤来展开方干,需要有人坐镇大本营才能够打的了胜仗。其实赚快钱,伸手就能拿到的东西,拿来就能用的东西,大家都会喜欢,但是如果深层次的去挖掘我觉得是不容易想的,因为这在很大一层面上反应了一个人的意识问题,关于上限的问题。

回到正题,关于阴性体质的人出现的火证,暂时给出两个大的方向,一个就是显性,干姜配*芩,一个就是隐性,干姜配甘草肉桂。这个是很明确的,我们发现临床确实如此。当人体出现显性的时候,机体会出现相对亢盛的状态,比如胃肠功能紊乱,不能固摄,一吃多则容易腹泻,或者饭后腹泻急迫,不能吃凉食,但是脸色偏红,酒糟鼻,口腔溃疡频繁,痤疮,面红耳赤,喜欢吃重口味的。这虽然虚,但是越吃越上头。

隐性的并不是对立的,一开始提出的在临床上比较难鉴别,或者束手无策,我觉得还是关于思维上辨证的问题,首先就不能自主的把显性和隐性放在对立的位置去看待,更不能二者都用一个方式通杀。隐性的人容易出现面色泛白,或者泛白中出现潮红,舌体比较胖大嫩,食欲差,无味,乏力,脉象无根,特别是尺脉。这种人也特别容易长口疮,甚至每月每日的长,一个没消一个又起,还经常吃水果,觉得是缺乏维c。这种人一直吃水果,会不断调集津液去平衡过多摄入的糖分,为什么说吃甜品,水果容易长痘,因为机体需要更多的津液去平衡外界的摄入,经方的津液是有阳的一面的,也就是具有比较高的能量的。这时候就容易出现所谓的蜉蝣之火,传统中医喜欢用比较模糊的概念去描述一种东西,这是中医的文化,如果是比较好的基础的人,我觉得是可以接受的,在中医这个游戏规则里面玩,那就得接受最初的设定。不断的让身体调集能量,就会容易固守不住中下焦,更何况酸性收敛,闭塞气机。大回阳饮在我临床上用的比较频繁,但是肉桂一定要大于附子,甘草量大,附子最小,这样才比较符合扶阳的立法,我们可以看到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区别,不在附子扶阳,而在变通干姜。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的。这里讲的扶阳并不是狭义的大量使用附子*芪桂枝,因为我确实反复的去临床琢磨,小到个位数的药量都能够有效,市场派的火神反复用三位数的附子也见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,这就不符合逻辑了。大量的甘草干姜配伍肉桂是可以加强太阴的固守和运化功能的,远远比*柏配砂仁等来的迅速和好用,后世大量的理论,如砂仁入坎水交通心肾等,纯粹是为了说而说。不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。为什么太阴的人,或者需要扶阳的人,会出现一系列虚火的症候群,以及更加详细的治法,后面的文章会再详细论述,这里暂时只讨论显性隐性的火证症候群。

如果比较敏感的医者,在面诊的时候其实是可以很直接的感受患者的体气的,有人看起来就是白术干姜人参的体气,有人看起来就是*芩干姜的体气,这是很明显的,患者的神态,语气,动作。方证的普及固然是万千经方家所期待的,继往开来的话我们应该尽可能去提高上限。所以扶阳并不是后世提出的立法,更不是谁谁谁开创的火神,只不过是刚好在某个时间节点,某位天资非常高的医生总结发掘出了内涵的规律,并且公之于众。事实其实早已注定,没有那么神秘,中医很朴素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